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天仙子·好在软绡红泪积

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
好在软绡红泪积,漏痕斜罥菱丝碧。古钗封寄玉关秋,天咫尺,人南北。不信鸳鸯头不白。

译文注释

译文
泪水洒下浸湿了衣衫,草字行行,犹如斜挂着的菱蔓。遥寄一封书信给远隔千里的征人,天涯咫尺,人各南北,不信朝夕相伴的鸳鸯见了这样的愁绪不会愁白了青丝!

注释
软绡(xiāo):即轻纱柔,一种柔软轻薄的丝织品。此处指轻柔精致的丝质衣物。
漏痕:草书的一种笔法,谓行笔须藏锋。与下句之“古钗”均指草书。宋姜夔《续书谱》:“草书用笔,如折钗股,如屋漏痕。”《法书苑》谓:颜鲁公与怀素同学草书于邬兵曹。或问曰,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,始得低昂回翔之状,兵曹有之乎?”怀素以古钗脚对,颜鲁公曰:“何如屋漏痕?”
斜罥(juàn):斜挂着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纳兰纳兰性德是康熙皇帝的殿前侍卫,常与爱妻卢氏分居两地,词人只能以词抒怀,发其幽恨。《天仙子·好在软绡红泪积》就是词人纳兰在扈从出塞期间写给爱妻卢氏的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聂小晴.纳兰词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3:48-49

赏析

  《天仙子·好在软绡红泪积》况味颇有拟古之风,遣词造句古朴雅致却不见笨拙,只识真意境,收篇一句更为点睛之作,含婉深细。词句叙说相思离情别绪,依三个层次进行描述:

  首二句说菱丝碧。谓漏痕斜罥,指上面草字行行,犹如菱蔓斜挂。又谓软绡红泪,指上面凝聚泪痕,仍依稀可见。这是对于来书的描述。好在说明感情不变,温爱依旧。因为有实物见证,软绡下留下红泪。这时第一层意思。

  中间三句说玉关秋。谓于秋尽之时,在玉关接到来书。用古钗脚写成的书信。

  古钗与上面的漏痕,指草书,亦指泪痕。如果说漏痕斜罥的菱丝碧为专指,那么,古钗封寄当是泛指。表示出征关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这首词描写思妇用绢帛书写家书、遥寄征人的情境。词中先是对于来书的描述,说明感情不变,温爱依旧;接着说玉关秋,就一个“秋”字加以引申,将天下这征人、思妇所造成的两地相望,重会无期的局面展示出来;最后表示虽遥隔千里,但始终坚信,将相守终老。全词没有绮烂之词,用韵亦不复杂,读来却觉其中有一种行云流水之美,颇有古朴雅致的风格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 359篇诗文  1277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思佳客·帕上新题闲旧题

周之琦 周之琦〔清代〕

帕上新题闲旧题。苦无佳句比红儿。生怜桃萼初开日,那信杨花有定时。
人悄悄,昼迟迟。殷勤好梦托蛛丝。绣帏金鸭薰香坐,说与春寒总未知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大观楼长联

孙髯〔清代〕

上联: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,披襟岸帻,喜茫茫空阔无边。看:东骧神骏,西翥灵仪,北走蜿蜒,南翔缟素。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。趁蟹屿螺洲,梳裹就风鬟雾鬓;更苹天苇地,点缀些翠羽丹霞,莫辜负:四围香稻,万顷晴沙,九夏芙蓉,三春杨柳。

下联: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,把酒凌虚,叹滚滚英雄谁在?想:汉习楼船,唐标铁柱,宋挥玉斧,元跨革囊。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。尽珠帘画栋,卷不及暮雨朝云;便断碣残碑,都付与苍烟落照。只赢得:几杵疏钟,半江渔火,两行秋雁,一枕清霜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江上望青山忆旧

王士祯 王士祯〔清代〕

扬子秋残暮雨时,笛声雁影共迷离。
重来三月青山道,一片风帆万柳丝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